> 行业资讯

“蓝光之父”剖析LED未来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1388 更新时间:2016年12月13日15:50:49 打印此页 关闭
     12月8日上午,以“创新、智能、绿色、时尚”为主题的中国LED行业峰会在安徽合肥热烈召开。本次活动诺贝尔奖得主、蓝光之父中村修二亲临现场,与灯饰照明行业的专家领袖、相关的政府领导等共同探讨LED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创新等话题。
中村修二简介:
  中村修二(Shuji Nakamura),1954年5月22日出生于日本伊方町,毕业于日本德岛大学,是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,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学院材料系教授。
  2014年10月7日,赤崎勇、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发明“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”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2016年9月15日,中村修二受聘为中国矿业大学名誉教授。


      如何看待LED在智能化、物联网化方面的发展?预计其普及市场应用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?
  中村修二:先从应用层面来讲,目前,大家普遍使用的是wifi,但wifi有网速、范围等方面的限制。所以,我认为从在通信角度来讲,接下来是Li-Fi (Light Fidelity),或者说光通讯。另外还有激光照明,这都是未来照明的重大发展方向。


  安徽省灯饰照明电器商会会长陈佳特:请问,未来LED除了在照明外,有没有其它领域的跨界发展?
  中村修二:除了刚才谈到的Li-Fi外,紫色发光的LED也正在不断地研究应用中。紫色发光LED具有净化等作用,可以在环境方面,比如说水循环,现在我们能干净饮用的水越来越少,怎么样通过紫外光LED把水得到净化和循环,在这方面的应用也是一个很大的方向。第三个我想到的是显示。比如说现在电视的显示是LCD,它的转换效率比较低,只有5%-10%,使用LED可以达50%以上。


  作为一名照明从业者,我们对LED充满了未知和期待。请问,激光能取代LED吗?
  中村修二:激光代替LED是有可能的,但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难题:一是激光的光转换效率问题,二是成本造价问题,目前激光的成本是LED的10倍左右。所以,激光代替LED,还需要一段时间。


目前,中国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现象比较火热,请问您认为LED还有哪些可以创新的领域?

  中村修二:LED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。比如说,我们现在有LED的植物工厂,通过LED的照明促使植物的生长;还有大家使用比较多的LED车灯,LED可以跟一些传感器结合起来使用,如自动驾驶。所以,LED的创新可以在应用层面多花功夫。






上一条:中国一款T5一体化LED在欧盟被强制召回 下一条:同情心被《罗一笑,你给我站住》洗刷了!
  • 发表评论
  • 查看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。
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